录取查询
TEAM OF EXPERTS.

专家队伍

杨 雪 教授

一、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民建河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

二、工作经历:

杨雪,博士(后)、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管理科学与工程岗位特聘教授,第二届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博导、法国诺曼底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河南省九鼎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政府决策顾问、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顾问。

三、研究领域:

管理学

四、出版专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 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1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项,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1项,其他省级项目多项。在《管理世界》《管理评论》《管理学报》《中国行政管理》《教育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及核心期刊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SCI收录1篇,EI检索9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其中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7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其他省部级二等奖13项。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等大型企业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推动了安全科学与应急管理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

五、文章观点:

1.“有效规避矿工违章行为的激励机制选择”,《管理世界》(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CSSCI),2018年第34卷第9期。

2.“当前我国开发区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管理世界》(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8年第34卷第8期(与吴中兵合作)。

3.“手机公益广告对受众道德身份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管理世界》(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7年第7期(与戴鑫合作)。

4.Yang Xue, Ni Li-kun, Tong Feng-ming, Wang Bing. Emotional Recognition and Grooming of People in the High-risk Industry Based on the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J]. Agro Food Industry Hi-Techl(SCI),2017(01):2591~2595

5.“网络能力、知识获取与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管理评论》(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7年第29卷第2期(与李纲合作)。

6.“创新创业初期成功者的胜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2015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分析”,《教育研究》(CSSCI),2017年第32卷第12期(与戴鑫合作)。

7.“考虑零售商自利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激励契约设计”,《管理学报》(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6年第13卷第2期(与任鸣鸣合作)。

8.“煤矿安全事件舆情演变特征实证检验”,《管理世界》(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6年第2期(与何曼合作)。

9.“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绩效评价研究”,《管理世界》(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3年第7期(与屠建平合作)。

10.“我国烟草管理体制创新探讨:日本经验与启示”,《中国行政管理》(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3年第12期(与陈清棠合作)。

11.“货币供应量传导研究——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研究”,《管理评论》(国家自科基金委认定的权威期刊, CSSCI),2011年第12期(与李松华合作)。

12.《电商的快速敏捷供应链》,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出版。

13.《中国货币政策的房价调控综合效应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14.《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15.《高速公路网络优化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

16.《二板市场的风险防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出版。

17.杨雪等. 电商的快速敏捷供应链,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

18.杨雪等. 中国货币政策的房价调控综合效应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

19.杨雪等. 中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境及解决途径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

20.杨雪等. A Cas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al Machinery Enterprise,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8。

杨 超 教授

一、个人简介:

杨超,男,1963年7月出生,河南新县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三届湖北省人大常委,第十、十一届湖北省政协常委,第十三届民盟湖北省委副主委;98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以来致力于管理决策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地作高级研究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入选华中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导师”。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因在几类管理优化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方面的研究成果获201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近几年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两人的学位论文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SSCI论文二十多篇。

教育背景:

博士:香港城市大学管理科学专业(1998) 

硕士:华中理工大学应用数学专业(1985) 

学士: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专业(1983)

1993年9月-1998年3月 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7年12月澳大利亚墨尓本大学访问学者 

1999年2月-1999年3月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高等商学院访问学者 

2000年7月-2000年10月 香港城市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1年7月-2001年9月 香港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7月-2002年10月 香港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5月台湾朝阳科技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2009年7月-2010年1月 美国斯坦福大学高级研究学者

二、工作经历:

三、研究领域:

运营管理、物流管理、机制设计、网络优化等

主讲课程:

《数据、模型与决策》、《数据分析与管理决策》、《运筹学》等

四、文章观点:

1.Yang C.,and Zhang J., Inverse Maximum Capacity Problem, OR.Spektrum,1998(20):97-100(SCI)。

2.Zhang J., Yang C. and Lin, Y., A Class of Bottleneck Expansion Problems, Computer & Operation Research, 2001(28): 505-519(SCI)。

3.Yang C., and Zhang J., Two General Methods for Inverse Problems, Applied Mathematics Letter, 1999(12 )No 2 : 69-72 (SCI)。

4.Yang C., and Zhang J., A Constrained Capacity Expansion Problem on Net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Mathematics, 1998(70), No.2: 19-33(SCI)。

5.Yang C., and Chen X., An Inverse Maximum Capacity Path Problem with Lower bound Constraints,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2002(22): 207-212(SCI)。

6.Yang C., Zhang J and Ma, Z., Inverse Maximum Flow and Minimum Cut Problem, Optimization, 1997(40): 147-170(SCI)。

7.Yang H., Yang C and Gan L.,Model and Algorithm for the Screen Line-Based Traffic-Counting Location Problem, Computer and Operation Research, 2006(33), 836-858(SCI).

8.Yang C., Hao C. and Zhang J., On the Optimum Capacity of Capacity Expansion Problem, Mathematical Method of Operation Research, 2007 (66), 225-233(SCI)。

9.Hu D, Yang C, Yang J. Budget constrained flow interception location model for congested system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09, 20(6):1255-1262. (SCI)

10.Hu D, Yang C, Yang J. Model and algorithm of flow interception problem with multi-type flows.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2009, 20(4): 755-761. (SCI)

11.Zhang J, Ma Z, Yang C. A Column Generation Method for Inverse Shortest Path Problem. Mathematical Method of Operation Research, 1995,41(3): 347-358. (SCI)

12.Huang Song, Yang Chao, Zhang Xi. Pricing and production decisions in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s with demand disruptions.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12, 62(1): 70-83(SCI).

13.Huang Song, Yang Chao, Liu Hui. Pricing and production decisions in a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when production costs are disrupted .Economic Modelling, 2013, 30: 521-538(SCI).

14.Zheng Benrong, Yang Chao, Yang Jun, Zhang min. Pricing, collecting and contract design in a reverse supply chain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Computer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7,111(9),109-122. (SCI)

15.Liu Cong, Huang Weillai, Yang Chao. The 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China's Electric Vehicle Industry - Taxes vs. Subsidies. Computer &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7,113(11),103-122(SCI)

16.Liu H, Yang C, Yang J. Budget of uncertainty robust approach to integrated facility location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problem under demand uncertainty. Pacific Journal of Optimization, 2015, 11(4):791-810. (SCI)

17.Zheng, B., Yang, C., Yang, J., & Zhang, M. Dual-channel closed loop supply chains: Forward channel competition, power structures and coordin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7,55(12), 3510-3527。(SCI)

18.Sun H, Yang J, Yang C. A robust optimization approach to multi-interval location-inventory and recharging plann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 Omega, 2018 (SCI)

19.黄松, 杨超, 张曦. 考虑战略顾客行为时的供应链性能分析与协调 管理科学学报, 2012, 15(2): 47-58.

20.黄松, 杨超, 杨珺. 考虑成员风险态度和VaR约束时的供应链协调模型 管理工程学报, 2011, 25(2): 136-141.

21.黄松, 杨超, 张曦. 考虑战略顾客行为带预算约束的多产品报童问题 中国管理科学,2011, 19(3): 70-78.

22.何波,杨超,任鸣鸣. 废弃物处理站选址问题及多目标演化算法求解.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7, 27(11): 72-78.

23.何波,杨超,任鸣鸣.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产品回收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及算法.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14,(1) :34-37.

24.杨珺,杨超,马云峰. 带有双重容量限制的FIP问题研究. 中国公路学报, 2004,17(4): 85-88.

25.张敏,杨超,杨珺. 危险品集成物流管理系统选址-选线模型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11(1):59-67.

26.杨珺,杨超, 马云峰. DEA在网络容量扩张方案的决策与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 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2005,14(4): 299-302.

27.唐凯,杨超,杨珺. 随机多阶段分销网络设计模型. 中国管理学报, 2007, 15(6): 98-104.

28.胡丹丹, 杨超. 在竞争环境中的拥塞设施截流选址问题.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30 (1): 68-72.

29.何波, 杨超, 任鸣鸣. 废弃物网络系统容量扩张模型及算法.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29(1): 159-167.

30.胡丹丹, 杨超. a-鲁棒随机截流选址问题的模型和算法. 中国管理科学, 2008,16(6): 87 -94.

31.郑本荣, 杨超, 杨珺,黄宏军,. 产品再制造、渠道竞争和制造商渠道入侵,管理科学学报,2018,(8),98-111.

32.郑本荣, 杨超, 杨珺,.专利保护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决策. 系统工程学报, 2017, 32(1):103-113.

33.邵路路,杨珺,杨超. 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和环境影响:功能更新与政府补贴. 运筹与管理,2018, 103-111.

34.邵路路,杨珺,杨超. 考虑产品环境质量和消费者惯性的电动汽车供应链策略分析. 运筹与管理2017, 99-108.

35.刘慧, 杨超, 杨珺. 基于容量损失的鲁棒性网络设计问题. 公路交通科技, 2014, 31(1):96-103.

36.黄远良, 杨超. 提前期与丢单率相关下含次品的(Q,L)库存模型. 系统工程, 2015(6):34-40.

37.刘慧, 杨超. 需求不确定的服务设施网络设计模型鲁棒性研究. 运筹与管理, 2016, 25(1):117-125.

38.黄远良, 杨超, 姜生俊. 部分信息下有再订购机会的流感疫苗供应链协调模型. 运筹与管理, 2015, 24(1):40-47.

39.揭婉晨, 杨珺, 杨超. 多车型电动汽车车辆路径问题的分支定价算法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 36(7):1795-1805.

40.郑本荣, 杨超, 杨珺,等. 闭环供应链的销售渠道选择与协调策略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 (5):1180-1192.

41.郑本荣, 杨超#, 刘丛,成本分摊对制造商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 (09):2344-2354,

42.郭放, 杨珺, 杨超. 考虑充电策略与电池损耗的电动汽车路径优化问题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 2018, (09):106-118

43.郭放, 杨珺, 杨超. 考虑货物分类的电动汽车路径优化与换电策略研究. 运筹与管理.2018,(09)33-44

44.刘丛,黄卫来,郑本荣,杨超. 考虑市场努力和创新能力的制造商激励供应商创新决策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 (12):3040-3051

代表性省级科研奖励:

1.几类管理优化问题建模求解,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2012(肖人彬,杨超)

2.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优化与运营策略,“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8(杨珺、孙昊、杨超)

代表性项目或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机制设计与运营管理优化”,(编号:71320107001,2014-2018)

2.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编号:NCET-06-0653,2007.1-2009.12),结题评审为 “优秀”。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系统的多阶段容量扩张问题的研究”(编号:70071011,2001-2003),结题评审为“优秀”。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系统工作站选址的两级优化模型研究”(编号:70271027)(2003-2005),结题评审为“良”。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扩张的成本效益均衡研究”(编号:70471042,2005- 2007),结题评审为“优秀”。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用户需求多元化的网络服务设施选址两级决策模型研究”(编号:70871044,2009-2011),已结题。 

7.河南省交通厅委托项目“河南中原高速公路投资效益评估方案”(2008.2-2008.10)。  

8.亚洲新能源公司项目“亚洲新能源公司二甲醚物流配送网络方案”(2008-2009)。 

9.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鲜活农产品现代物流配送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2005-2007)。 

10.郑州市委托项目“郑东新区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投资方案研究”(2005)。 

11.武汉钢铁集团委托项目“武汉钢铁集团进口铁矿石物流系统优化研究”(2005-2006)。 

12.河南省交通厅委托项目“河南高速公路网络优化投资方案”(2006)。

蔡淑琴 教授

一、个人简介:

蔡淑琴,女,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商务智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网络营销与电子商务、互联网环境中的企业运作与管理模式;客户关系管理、机遇/风险的识别方法、企业流程重组方法;企业信息化、物联网等。

主讲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

教育背景:

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1996)

硕士: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工程专业(1989)

学士:华南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1982)

2004年2月-2004年9月:荷兰Erasmus大学访问学者

2009年7月-2009年9月: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二、工作经历:

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

系别:管理科学与信息管理系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研究领域:

信息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知识管理等。

四、文章观点:

1、蔡淑琴.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16

2、蔡淑琴等.面向用户创造内容的大数据加工方法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6年(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3、蔡淑琴等.基于信息视角的企业客户服务与支持技术,科学出版社,2011年(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4、蔡淑琴等. 物流信息系统.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2010(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5、蔡淑琴等. 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6、蔡淑琴. 管理信息系统. 科学出版社,2007(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7、蔡淑琴,秦志勇.基于价值共创的在线负面口碑处理专家推荐框架研究. 计算机科学, 2016.11.15 , (S2):422-427

8、蔡淑琴,袁乾,周鹏,梁烽. 基于信息传播理论的微博协同过滤推荐模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5.5.25 , (05):1267~1275

9、蔡淑琴,王伟,周鹏,崔晓兰. 基于多智能体的网络社区负面口碑信息传播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16.4.15 , (04):70-75

10、Yuan Q,Cai S,Zhou P. A resource mapping framework for value co-creation in social med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ing and Virtual Organisations, 2014, 14(1):25-39

11、蔡淑琴, 吴颖敏. 机遇发现的超图建模及应用[J].管理学报,2009,6(11):1449-1454

12、蔡淑琴,张园,叶波,梁凯春.市场机遇发现的支持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2):179-185.

13、Yu Youping, Cai Shuqin. A new approach to customer targeting under conditions of information shortage[J].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Planning, 2007,25(4) (ABI)

14、Kaichun Liang, Shuqin Cai, Qiankun Zhao. Context-based Knowledge Recommendation: A 3-D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Approach[C]. The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INDIN 2007, Austria, 2007 (EI)

15、喻友平,蔡淑琴等.制造分销型企业服务创新的平台及工作原理[J],科研管理,2007,(5) : 36-40

16、Cai Shuqin, Li Li. Quality Contingent Pric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Markets[C]. 200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IEEE Catalog Number: 06EX1434C,Singapore,2006(EI).

17、梁静,蔡淑琴.信息共享程度对物流外包激励契约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1):100-105

代表性教育教学项目:

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2008

负责人:国家共享资源课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2013

  • 罗传建教授

    罗传建 教授

    一、个人简介:

    罗传建,男,经济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教育背景:

    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博士)毕业 

    1992.9 ~ 1995.6 华中理工大学 研究生(硕士)毕业 

    1984.7 ~ 1988.7地大(夜大) 本科(学士)

    二、工作经历: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

    系别:经济学系

    职称:教授

    三、研究领域:

    微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四、出版专著:

    1.《发展经济学教程》中的第一章,张培刚主编,张建华副主编

    2.《企业重组的理论与运作》第二作者完成了3章10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3.《会计学应用与实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完成了32万字,2002年8月

    4.《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2009年1月第2版

    五、文章观点:

    1.居民阶梯电价政策的技术创新诱导效应研究

    2.收入分配与财富集中理论研究新进展

    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对中欧贸易的影响研究

    4.应关注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财会通讯》,2002年第12期

    5.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原因与开发对策,《经济师》,2002年第7期

    6.外资并购、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

    代表性项目或课题:

    1.土地、人口、产业三位一体城镇化路径研究

    2.《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经济财务卷(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财务管理部分)编纂

    3.广州市重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道德情况调查研究

    4.崇阳生态县建设规划

    5.东西湖区“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


  • 徐长生教授

    徐长生 教授

    一、个人简介:

    徐长生,男,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院长,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发展经济学分会副会长,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教学和研究领域: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主讲:

    《高级宏观经济学》等。

    教育背景:

    1989.9 ~ 1992.10 武汉大学 博士学位~研究生(博士)毕业 

    1984.9 ~ 1987.9 南京大学 研究生(硕士)毕业 

    1980.9 ~ 1984.9 南京大学 本科(学士) 

    二、工作经历:

    2003.1-2003.4 美国哈佛大学  - 高级访问学者

    1997.4-1997.7 德国杜伊斯堡大学  - 客座教授

    1987.7-至今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1988年任助教,1991年任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7年任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1994-1999年任副院长,2000-2014年任院长)

    三、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四、文章观点:

    1.徐长生、陈珍珍等,专利能否提升企业TFP:基于A股上市公司研究,《科研管理》,2020(2)。

    2.易鸣、翁丽影、徐长生,金融摩擦、创新产业与经济增长—基于劳动分工的视角,《世界经济文汇》,2019(4)。

    3.李磊、刘常青、徐长生,劳动力技能提升对中国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构升级还是创新升级?《经济科学》,2019(4)。

    4.Yahui Chen(陈亚会), Changsheng Xu *(徐长生,通讯作者)、 Ming Yi(易鸣),Doe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Reduce the R&D Investment of OFDI Enterprises? Evidence from China’s A-Share Listed Companies,Sustainability 2019, 11, 1321. ISSN: 2071-1050.

    5.李磊、徐长生、刘常青,要素结构与技术进步方向--来自中国城市撤县设区的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4)。

    6.《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

    7.《宏观经济学》

    8.《发展经济学教程》

    9.《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10.《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合卷)

    代表性省级科研奖励:

    1.2001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20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3.2012华中学者

    4.2016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代表性项目或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经济起飞问题研究》(94CJL007),1994年批准,1.5万元经费。已完成的最终成果被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成果要报》总第115期摘登和《光明日报》刊载(1998.10.27),并受到对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的高度评价。

    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与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99BGJ009),1999年批准,3.5万元经费。结项成果被鉴定为优秀(2005年)。

    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研究》(08&ZD037),2008年批准,50万元经费,在研。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经济条件下股市财富效应的形成机理与监控方法研究》(70173001),2001年批准,13万元经费,已结项。

    5.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新经济条件下股市财富效应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研究》,2002年批准,5万元经费,已结项。

    6.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问题研究》,1999年批准,2.0万元经费,已结项。

    7.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汉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研究》,1995年批准,1.5万元经费。已完成的最终成果被武汉市政府决策采纳。

    8.武汉市软科学重点项目《知识经济与武汉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研究》,1998年批准,3万元经费。已完成的最终成果被武汉市政府决策采纳。

    9.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委托项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研究》,10万元经费,2006年5月批准,已完成。

    10.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项目《南水北调工程财政贴息研究》,2006年7月批准,50万元经费,已完成。

    11.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项目《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研究》,2009年8月批准,4万元经费,在研。

    12.湖北省发改委“十一五”规划项目《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改变湖北二元经济结构》,3.0万元经费,2004年9月批准,已完成。

    13.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招标项目《中部崛起战略与湖北省土地利用研究》(GTGH2004002),8万元经费,2004年11月批准,已完成。

    14.武汉钢铁公司委托项目《宏观经济波动与政策调整对国内钢材市场的影响及武钢营销策略研究》,9.8万元经费,2004年8月批准,已完成。

    代表性教育教学项目:

    教育教学省级奖励:

    代表性参政议政成果:

    1.徐长生、李佐军,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与政策,《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⑵。

    2.刘涤源、徐长生,论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模式,《经济学家》,1994⑵,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工业经济》1994⑷。

    3.徐长生,关于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几点思考,《银行与企业》,1994⑾。

    4.徐长生、陈文新,当前国际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中国的对策,《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⑵。

    5.徐长生,中国经济起飞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光明日报》理论版,1998.12.27第3版。

    6.徐长生,丝宝成功,贵在创新——兼论企业家精神,载于赵锡斌、谭立文主编《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7.徐长生,论创造中国持续性需求的“四化”,《经济学动态》,1999⑽。

    8.Xu Changsheng,China’s Macroeconomic Stabilization Policies in the Process of High Growth,System Transition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in J. R. Bechrmann,M. Dutta,eds,Restructuring Asian Economics for the New Millennium,Elsevier Science B. V,2001,pp477-490。

    9.Xu Changsheng,Real and Monetar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hina’s Present Deflation since the Asia Financial Crisis,in Richard Hooley,Jang-Hee Yoo,eds,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Challenges for Asia Industrialization,Eelsevier Science B. V,2002,pp509-520。

    10.黎开峰、徐长生,论现行税制对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⑵。

    11.徐长生,长江中游经济区形成的阻因与对策,《决策咨询》,2005⑸。

    12.汪东芳、徐长生,股市“财富效应”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金融与经济》,2003.6。

    13.刘士宁、徐长生,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因素的计量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⑴。

    14.何国勇、徐长生,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学家》,2004⑸。

    15.钟春平、徐长生,人口结构变迁、人生的三阶段与中国农村经济增长,《中国可持续发展》,2004⑵。

    16.刘建江、徐长生,本币升值引发通货膨胀的机制——从日元升值的经验看人民币升值的可能影响,《当代经济研究》,2005⑴。

    17.赵昌旭、徐长生、刘泽斌,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贸易政策选择,《国际贸易问题》,2005⑻。

    18.雷辉、徐长生,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投资研究》,2005⑽。

    19.雷辉、徐长生,跨国公司竞争行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6⑶。

    20.徐长生、张大勇,切实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经济日报》,2006年5月25日(理论版)。

    21.徐长生、刘士宁,当前中国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的有效组合,《武汉金融》,2006⑼。

    22.徐长生、苏应蓉,从新斯旺模型看中国利率与汇率政策的组合,《国际金融研究》,2006⑿

    23.徐长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湖北日报》,2007年8月18日。

    24.李文星、徐长生,中国人口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8⑶。

    25.徐长生、王晶晶、汪海,竞争程度、市场规模创新——一个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中国经验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⑷。

    26.徐长生、刘望辉,劳动力市场扭曲与中国宏观经济失衡,《统计研究》,2008⑸。

    27.徐长生、王晶晶,当前治理成本推动型通胀的政策选择,《武汉金融》,2008⑹。

    28.徐长生、王晶晶,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矫正与政策工具选择,《改革》,2008⑺。

    转载于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F10,2008⑾。

    29.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经济研究》,2008⑺。

    30.Xu Changsheng,Wang Jingjing,Wang Hai,Demand-oriented innovation of firms in China :An empirical study,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Vol.3,No.4,2008,Higher Education Press & Springer .

    31.李焜文、徐长生,武汉市国有企业扭亏增盈调查报告,《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⑵。

    32.徐长生,充分发挥武汉在湖北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学习与实践》,1996⑺。

    33.徐长生,为武汉产业政策进一言,《长江日报》理论版,1996.10.3,第7版。

    34.徐长生,武汉“光谷”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理论月刊》,2000(10-11);《长江日报》理论版,2000.9.11。

    35.徐长生,武汉农业发展的两大重点,《长江日报》理论版,2000.3.20,第14版。

    36.徐长生,武汉未来发展的定位,《长江日报》理论版,2000.8.19,第2版。

    37.徐长生,找准产业定位,应对西部开发,《湖北日报》理论版,2000.6.30,第12版。

    38.徐长生,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人民日报》理论版,2003.9.3.。

    39.徐长生,出路在于两个转变,《湖北日报》,2004.7.13

    40.徐长生,完善财税体制,激活区级经济,《长江日报》,2005.12.3

    41.徐长生,聚焦“两型社会”试验区:应从转变政府和企业行为入手,《政策》,2008⑶。

  • 戴 鑫教授

    戴 鑫 教授

    一、个人简介:

    戴鑫(1974-),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秘书长,《管理学报》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栏目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函评专家,《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报》、《营销科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审稿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共3项,担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项目1项,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或参与政府、媒体及企业咨询项目18项。入选全国MBA教学指导委员会百篇优秀管理案例5次,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获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次,校教学质量一等奖1次。曾在企业工作多年,推崇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理念。

    教育背景:

    2002-9至2005-6,华中科技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导师: 田志龙

    1998-9至2001-6,华中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导师: 陈君宁

    1992-9至1996-6,武汉化工学院,生产过程自动化,学士

    二、工作经历:

    2011-1至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2005-6至2010-12,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2009-9至2011-6,河南省科学院,博士后,导师: 张占仓

    三、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新媒体营销、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营销、危机管理、变革管理等。

    四、出版专著:

    主讲课程:

    《社会化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整合营销传播》、《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学》、《变革管理与危机管理》等。

    代表性论文论著:

    1.毛江华,戴鑫.工科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3):52-56.(CSSCI)

    2.戴鑫,胡尹仪,刘莉.中国500强企业如何在互联网上做国际传播——基于网站设计与文化适应的视角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26(04):85-112+127.(CSSCI)

    3.戴鑫,毛江华,毛家兵.哪些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基于1292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150-153.(CSSCI)

    4.戴鑫,周颖.道德许可的国际研究现状与趋势[J].管理学报,2017,14(08):1244-1253.(CSSCI)

    5.戴鑫,卢虹,文豹堂,杨雪,倪立坤.手机公益广告对受众道德身份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17(07):178-179.(CSSCI)

    6.戴鑫,覃巧用,杨雪,刘莉,仝凤鸣.创新创业初期成功者的胜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2015年“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6,37(12):89-96+111.(CSSCI)

    7.戴鑫,卢虹,陈文磊,杨雪.企业危机逆淘汰效应的行动逻辑及形成机制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10):1421-1434.(CSSCI)

    8.《危机管理模型、方法与工具》,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

    9.《危机管理案例研究》,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

    10.《新媒体营销》,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

    代表性省级科研奖励:

    1.案例研究《制度创业:付文华如何带动麻阳冰糖橙电商行业兴起》,2017 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2.案例研究《动态竞争:乐行天下和小米科技在平衡车市场的共舞之道》,2018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微案例)

    3.案例研究《资源编排:劲胜公司智能制造工厂创建之路》,2018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面上)

    4.案例研究《制度创业:付文华如何带动麻阳冰糖橙电商行业兴起》,2017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5.案例研究《周黑鸭如何利用新浪微博进行危机后形象修复》,2014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6.案例研究《随州市冰姿服饰公司的促销问题》,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代表性项目或课题:

    1.子课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战略、路径和支撑体系研究(16ZDA013),2017-2021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顾客社会共餐行为对其消费幸福的影响机制:基于食物幸福和契配理论的实证研究(71672063),2017-2020

    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社会行为引导型广告对受众的作用机制:基于目标启动和社会临床感的实证研究(71272126),2013-2016

    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企业社会价值植入型促销情境下的消费者购物决策研究(70902011),2010-2012

    5.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2014039)

    6.主持,湖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合法性理论的湖北绿色广告规制研究(2009023),2009-2010

    代表性教育教学项目:

    1.主持,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2014039)

    教育教学省级奖励:

    1.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一等奖

    2.2009年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3.2016年第8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湖北分赛区一等奖团队指导老师

    4.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赛全国金奖获奖团队指导老师

    5.2012年湖北省第7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团队指导老师

    6.2010年第7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银奖团队指导老师

  • 易 明教授

    易 明 教授

    一、个人简介:

    易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2010-2013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2019年赴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访学。2010年起任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与贸易系。主要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专题、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科技金融、应用经济学前沿等课程。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排名第6)。近年来主要从事创新管理与政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以第一作者在《Ecological Economics》《Energy Policy》《中国管理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国内外SSCI、CSSCI检索重要学术期刊和“三报一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6部;获得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3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

    主讲课程: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专题》、《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科技金融》、《应用经济学前沿》等课程。

    教育背景:

    2010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

    2010-2013年在清华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8-2019年赴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访学

    二、工作经历:

    2010年起任职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金融与贸易系。

    三、研究领域:

    区域创新管理与政策、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等。

    四、文章观点:

    代表性论文论著:

    1. M. Yi, Y. Wang, M. Sheng, B. Sharp, Y. Zhang, Effects of heterogeneou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haze pollution: Evidence from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20, 169.

    2. M. Yi, Y. Liu, M. Sheng, L. Wen, Effects of digital economy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New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y Policy, 2022, 171.https://doi.org/10.1016/j.enpol.2022.113271.

    3. L. Wen, K. Suomalainen, B. Sharp, M. Yi(Corresponding author), M. Sheng, Impact of wind-hydro dynamics on electricity price: A seasonal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J]. Energy, 2022, 238.

    4. M. Yi, Y. Guan, Y. Zhang, S. Xu, Z. Zhang, Will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help improve the haze probl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19(9): 8439-8450.

    5. M. Yi, Y. Lu, L. Wen, Y. Luo, S. Xu, T. Zhang, Whether 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conducive to haze emission reduc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1, 29(8).

    6.易明.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人民日报(理论版),2019-11-19(9).

    7.易明,杨树旺.探索建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光明日报(理论版),2018-5-10.

    8.易明,彭甲超,张尧.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评价——基于Window-Malmquist指数法[J].中国管理科学,2019,27(12): 32-42.

    9.易明,彭甲超,吴超.基于SFA方法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11): 22-31.

    10.易明,吴婷.R&D资源配置扭曲、TFP与人力资本的纠偏作用[J].科学学研究,2021,39(1):42-52

    代表性省级科研奖励:

    湖北发展研究奖二等奖3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各1项

    代表性项目或课题: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面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研究,2019-2020,主持;

    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工程重大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践研究,2016-2017,子课题负责人;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与提升路径研究,2019-2020,主持;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外部知识网络、开放式学习与产业集群创新研究,2011-2014,主持;

    5.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湖北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现状与对策研究,2022,主持;

    6.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湖北省科技金融体系建设及模式创新研究,2020-2021,主持;

    7.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湖北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究,2017-2018,主持;

    8. 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湖北省促进技术转移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5-2016,主持。

    教育教学省级奖励: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排名第6)。

    代表性参政议政成果:

    1.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项目:湖北推进高水平要素市场建设研究,2022,主持;

    2.湖北省政府智力成果采购资助项目:湖北科技创新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路径和政策研究,2019-2020,主持;


  • 王菲教授

    王菲 教授

    一、个人简介:

    王菲(1980.03-),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经济学博士(后),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安全科学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导,北方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与泰国格乐大学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一届郑州市优秀青年社科专家,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学标兵,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重庆交通大学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曾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执教。

    三、研究领域:

    主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二、工作经历:

    2007.9-2010.6  华中科技大学 西方经济学专业 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3.9-2005.1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贸易学专业 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9.9-2003.6  郑州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获经济学本科学位

    2017.9-至今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9.3-至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安全科学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系统工程与管理决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0.9-2017.12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商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2016.01-2016.5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访问学者

    2011.5-2013.12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教师

    2006.2-2007.7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经贸系教师

    2004.9-2005.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

    四、文章观点:

    1.《黄河流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时空演变特征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22年第23期(合著第二作者,CSSCI收录)

    2.《河南省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效应研究》载《经济论坛》2021年第3期(独著)

    3.《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问题研究》载《中州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独著)

    4.Song Aifeng*, Yang Xue, Wang Fei, Zhang Xiaoyang, Huang Weilai. Ecology Environment Research About Carbon Emission Efficiency In China Based On a Novel Super Epsilon-Based Measures (SEBM) Model.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9,17(1): 1109-1128. (SCI,合著)

    5.Song Aifeng*, Yang Xue, Wang Fei, Zhang Xiaoyang, Huang Weilai. A Novel CSW Method for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Based on DM’s Preference Inform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s[J],2020, 6(31):230-245. (EI,合著)

    6.《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河南省科技创新效率问题研究》载《创新科技》2020年第10期(独著)

    7.《基于EKC假说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载《生态经济》2018年第10期(合著第一作者,北大核心)

    8.《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18年第23期(独著,CSSCI收录)

    9.《中国服务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研究》载《江汉论坛》2017年第2期(合著第一作者,CSSCI收录)

    10.《中国银行业存在“效率悖论”么?——基于2014-2015年16家银行年报数据的检验》载《金融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期(独著,北大核心)

    11.《上市银行财务管理效率与技术效率存在偏离吗》载《财会月刊》2017年第11期(独著,北大核心)

    12.《河南省人口增长与人均收入多变量协整关系分析——基于内生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视角》载《企业经济》2016年第12期(合著第一作者,北大核心)

    13.《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载《财经问题研究》2016年第10期(独著,CSSCI核心)

    14.《“十三五”时期中国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对策研究》载《国际贸易》2016年第5期(合著第二作者,CSSCI收录)

    15.《中部地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测度与比较——基于入境旅游的灰靶模型实证检验》载《江汉论坛》2016年第3期(合著第二作者,CSSCI收录)

    16.《基于Levin & Raut模型的进口贸易促进产业发展机制研究》载《统计与决策》2016年第3期(独著,CSSCI收录)

    17.《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效率测度——基于DEA模型的实证检验》载《江汉论坛》2015年第3期(合著第二作者,CSSCI收录)

    18.《中国出版产业实物外贸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载《出版科学》2015年第1期(独著,CSSCI收录)

    19.《基于DEA-GRA的中国央企效率变动的实证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15年第2期(独著,CSSCI收录)

    20.《人力资本累积、出口贸易模式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新古典理论与新增长理论的比较分析》载《社会科学家》2014年第11期(独著,CSSCI收录)

    21.《基于组合赋权和四格象限法的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评价研究》载《生态经济》2014年第3期(独著,北大核心)

    22.《中国铁路煤炭运输效率的动态特征:基于参数估计和非参数估计的比较分析》载《物流技术》2014年第2期(独著,北大核心)

    23.《基于VAR模型的中国出口贸易与人力资本关系研究》载《企业经济》2014年第2期(独著,北大核心)

    24.《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研究》载《财会通讯》2012年第7期(独著,北大核心)

    25.《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载《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独著,CSSCI收录)

    26.《中国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综合效应关系分析》载《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月(独著,CSSCI收录)

    27.《河南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研究——基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内生框架》载《生态经济》2011年6月(独著,北大核心)

    28.《中国对外贸易与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效应关系研究》载《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2期(独著,CSSCI收录)

    29.《货币供应量传导研究——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研究》载《管理评论》2011年第12期(合著,CSSCI收录)

    30.《金融发展与中国生产率增长——随机前沿分析的视角 》载《管理科学》2011年第4期(合著,CSSCI收录)

    31.《出口贸易的结构性失衡与系统性矫正》载《光明日报(理论板)》2010年11月1日(合著,CSSCI收录)

    32.《跨国合资企业的股权结构、谈判实力与长期经济增长》载《世界经济》2010年第9期(合著,CSSCI收录)

    代表性省级科研奖励:

    1.2018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煤矿动态安全预警与关联管理问题研究》(2019年7月,第二名,省部级奖,编号2018-021)

    2.201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基于承接产业转移的视角》(2015年6月,第一名,省部级奖,编号2014-083)

    3.2011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低碳经济与出口贸易转型研究》(2012年9月,第二名,省部级奖,编号2011-072)

    代表性项目或课题:

    1.2023年河南省科技厅课题《科技创新驱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提质进位的动力机制及政策研究》(编号232400410275,主持,在研)

    2.2020年河南省科技厅课题《河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机制及政策研究》(编号202400410226,主持,结项)

    3.2018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郑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研究》(立项号:2018B233,主持,结项)

    4.2017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9B060,主持,结项)

    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煤矿动态安全预警与关联管理问题研究》(批准号12CGL101,主持,结项)

    6.国家自科基金项目《高危行业员工不安全情绪的预防、控制与疏导——基于情感事件、情绪承受与情绪承载管理的实证研究》(批准号71573086,第三名,结项)

    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装备制造业利用外资的产业安全评价及对策研究》(批准号14CJY036,第二名,结项)

    代表性教育教学项目:

    1.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建设点项目(主持)

    2.河南省品牌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建设点项目(主持)

    教育教学省级奖励:

    1.河南省教育厅第三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微观经济学》(第二名)


  • YAMNYCH教授

    YAMNYCH 教授

    一、个人简介:

    教授

    乌克兰基辅语言大学,英语语言学

    拥有TKT 证书,英语系统学大学学位的认证英语教师, 25 年教授学生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经验。


  • KUSHNIRENKO教授

    KUSHNIRENKO 教授

    一、个人简介:

    国际法硕士,政治学硕士,政治学博士

    美国新西部大学商学院教授



  • NATALIIA教授

    NATALIIA 教授

    一、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企业经济、组织和管理

    美国新西部大学商学院教授

    二、工作经历

    乌克兰国立基辅经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系副教授,学校非政府组织经济学家俱乐部主席。


常用链接Common Link

nwu@nwu.edu.glhttp://www.nwu.edu.gl

Address: 970 S Village Oaks Dr. Suite 212 Covina CA 91724

热门导航
招生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新西部大学亚欧校区地址: 1050 Lakes Drive,225 室 西科维纳 CA 91790

ls@nwu.edu.gl